小说叫做《无法复刻的一些瞬间》是零怡yy的小说。内容精选:《无法复刻的一些瞬间》以“墨香居”为核心载体,串联起一个关于书法传承、文化坚守与生活温暖的故事。从顾言创办书法工作室开始,到小墨接棒后推动“书法文化村”建设、联动汉服设计与国际文化交流,再到小砚开启书法启蒙、四代人定下“百年之约”——故事没有激烈冲突,只聚焦于“墨香居”的日常:祖孙三代围炉练字的冬夜、公益课孩子握笔的认真、汉服上绣着的书法纹样、海外展厅里体验书法的异乡人……
它以细腻的笔触,将书法文化融入乡村生活、家庭羁绊与文化交流,既写透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“活法”,也藏着普通人对热爱、坚守与传承最朴素的诠释——墨香不止在宣纸上,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日子里,成为无法复刻的温暖印记。
《无法复刻的一些瞬间林薇薇苏晴完本小说免费阅读_小说完结版无法复刻的一些瞬间林薇薇苏晴》精彩片段
大一的课程不算多,但也有不少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。
我们西个人,加上另外两个男生,组成了一个小组,负责《大学语文》的一个诗歌赏析课题。
第一次小组 meeting 约在图书馆的研讨室。
我提前十分钟到,发现林薇薇己经到了,她正拿着手机在自拍,背景是研讨室的白板。
苏晴踩着点进来,手里还拿着一杯奶茶,“不好意思,刚才摄影社有点事耽误了。”
李冉抱着一摞书,安静地找了个位置坐下。
另外两个男生,一个叫赵磊,有点腼腆,另一个叫张扬,比较活跃,他们也陆续到了。
张扬率先开口:“咱们先分工吧!
我觉得可以先把诗歌的背景资料查一下,然后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的赏析,最后再汇总。”
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。
赵磊负责查作者生平,李冉负责诗歌的意象分析,苏晴负责找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,林薇薇负责做 PPT,我负责整体的逻辑梳理和最后的总结陈词,张扬则负责协调大家的进度。
分工看起来很明确,但执行起来却“兵荒马乱”。
赵磊查资料的时候,把两个不同朝代的诗人搞混了,幸好李冉及时发现,不然就闹大笑话了。
苏晴找的评论文章太晦涩,我们几个对着那些专业术语大眼瞪小眼,最后还是顾言路过(他正好在图书馆看书),帮我们解释了几句,才勉强弄明白。
林薇薇做 PPT 的时候,沉迷于找各种好看的模板和插图,差点把内容给忽略了。
我负责的逻辑梳理也遇到了困难,每个人的观点都有道理,但怎么把它们串联起来,形成一个流畅的整体,让我头疼了好几天。
有一次,我们在研讨室讨论到晚上十点,大家都有点疲惫了。
张扬还在坚持“这个地方应该再突出一下诗人的情感变化”,赵磊则觉得“是不是有点过度解读了”,两个人差点吵起来。
林薇薇赶紧打圆场,“哎呀,大家别争了,先点个外卖冷静一下!”
她拿出手机,“我知道一家特别好吃的烧烤,咱们边吃边聊。”
烧烤很快送到了,香喷喷的味道驱散了不少紧张的气氛。
我们围坐在一起,一边吃一边继续讨论。
李冉突然说:“我觉得可以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入手,结合他当时的心境来分析意象,这样情感变化就比较自然了。”
这个提议让我眼前一亮,我赶紧拿出笔记本记下来。
接下来的几天,我们根据这个思路,重新整理了资料,修改了 PPT,一遍遍地排练演讲。
终于到了展示的那天,我站在讲台上,看着下面的老师和同学,深吸了一口气。
按照我们排练的那样,从诗歌的背景讲到意象,再到情感,最后总结升华。
林薇薇的 PPT 做得很精美,配合着我的讲解,效果很好。
当老师宣布我们小组获得优秀的时候,我们几个在台下偷偷地击掌庆祝。
走出教室,张扬拍了拍我的肩膀,“陈曦,你讲得真不错!”
赵磊也笑着说:“这次多亏了大家一起努力。”
回宿舍的路上,我们又去吃了顿烧烤。
这一次,没有了作业的压力,大家吃得格外香。
我看着身边这几个一起“战斗”过的伙伴,觉得虽然小组作业的过程很“兵荒马乱”,但这种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,最后收获成果的感觉,真的很奇妙。
那些熬夜查资料的夜晚,那些激烈的争论,还有一起吃烧烤的快乐,都成了我大学生活里一段难忘的瞬间。
我知道,这只是开始,未来还有更多的小组作业在等着我们,但有了这次的经历,我们应该能更从容地面对了。